为取得更好成绩,积极为学校更名大学做出贡献,我校提前谋划,积极准备,组建沟通平台,开展线上培训,扎实推进“挑战杯”竞赛工作。
改革以往节奏,提前比赛时间。为使准备工作更加充分,借鉴外省优秀高校经验做法,我校将“挑战杯”工作提前一个学期。7月19日在郑航团干微信工作群发布第十九届“郑航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征求意见稿,8月12日在校团委网站发布预通知,9月8日在学校主页发布正式通知。将作品提交时间从以往的3月份提前至11月份,使准备工作更加充分,遴选出优秀作品进一步打磨提升,冲击更高奖项。

组建钉钉群矩阵,搭建线上沟通平台。为使学生和学生、老师和学生、不同院系学生之间沟通方面,在承办单位经济学院的组织下,各学院和无人机研究院组建了“挑战杯”钉钉备赛群16个,目前在群师生总数2924人。钉钉群矩阵为下一步的培训和资料分享提供了平台,营造了良好的竞赛氛围。

积极开展培训,深入了解竞赛。使广大师生进一步了解“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团委社会实践部部长徐亚辉于8月18日应商学院邀请,进行了第一场培训讲座,取得较好效果。9月23日徐亚辉以《“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历史沿革和参赛指南》为题,从大赛沿革、我校开展情况与政策支持、大赛申报要求与评审要点、作品撰写和材料准备等方面进行了两个小时的线上多群联播,实时在线观看直播人数1319人,点赞数1.7万次。其后,整理了培训ppt、往届通知等各类竞赛相关材料,上传至钉钉群矩阵。智能工程学院于9月30日邀请优秀指导教师和往届获奖学生,开展了学院的“挑战杯”培训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