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零二周年,重温光荣岁月,不忘五四精神,勇担时代重任,激发青年团员的爱国热情,材料学院分团委在校团委的部署下于6月3日晚,在综合楼演艺厅开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红色观影”活动。观看红色影片《我的1919》,材料学院二百余名团员青年参加本次观影,活动由材料学院分团委学生会策划部负责人郝翔主持。
观影开始前学生代表张莉为我们介绍了该影片是以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代表团一员参加巴黎和会的事件。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代表团一再争取收回山东,废除“二十一条”,但中国政府的软弱与各列强的联合敌对,最终事与愿违。影片最后,顾维钧作为代表痛斥最高委员会不公,并拒绝在协约书上签字,拂袖而去。

观影结束后,三位学生代表依次发表观影感言:
刘静谈到:乱世出英雄,弱国无外交,这是我看完电影之后的感想,那映照于顾维钧决然走出巴黎和会会场时眼里的光,燃烧在肖克俭心中的熊熊烈焰直击人心,也是这句话的直观表现。生活在如今的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有无数在那个年代觉醒的先烈们用他们的青春,他们的热血,甚至是他们的生命,给他们的后人们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
魏汀表示:电影中一句话让我记忆颇深,“我们只能在和会中博取列强的同情,将山东还给中国。”这其中透露的是一名外交官无奈之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巨大耻辱。国家振兴的机会永远不会来自外力,更不会来自其他大国的同情。而如今的中国已经站了起来,我们的外交官可以说: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在了解这些历史后更加懂得了前辈的艰辛,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把握当下,珍惜每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伍妮娜在观看影片后这样说道,帝国主义打着和平、公正的旗子,不断地压迫着中国,以谋求自己最大的利益,那种弱国无外交的悲痛感深深地震撼着我。“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这句话让每个人都为之一震。短短的话语中凝聚了所有中国人的无奈、期盼和愤怒。顾维钧的慷慨陈词虽然没有换来整个民族想要的结果,但他让我看到了中国人的尊严,中国人的骨气。
本次观影活动,更加坚定了我们为国奉献、追逐梦想的决心。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努力进取,展现出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应有的风貌。革命精神不忘怀,历史丰碑永流传。让我们继承先贤之志愿,继往开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