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至13日,校团委众创家园筑梦支教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校团委社会实践部部长徐亚辉的指导下,到周口市沈丘县程楼村开展以“关爱留守儿童,助力乡村发展”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支教团成员在做了充分的准备后,和孩子们开启了又一段全新的“旅途”。在保证趣味数学和趣味英语等基础课程正常进行的情况下,支教团给孩子们安排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拓展活动。
在这几天里,支教团通过一首又一首经典的红色歌曲,一段又一段动人的历史小故事,向孩子们讲述了中国共产党90余年来所经历的风雨历程,让每一个孩子心中都铭记着一位“革命英雄”。透过孩子们唱红歌时坚定的眼神,成员们感受到了孩子们的自豪与激情。“少年强则国强。”这成为孩子们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


为培养孩子们动手能力、参与能力,引起他们对科学的兴趣,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筑梦支教团策划了趣味科学实验课程,分别有“鸡蛋浮起来”、“小苏打遇上醋”。在授课过程中,每组同学都表现十分积极,渐渐地融入到科学氛围中,授课老师用有趣且易懂的方式传授实验原理,并用客观的实验现象向同学们展示。实验更是激起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望,纷纷举手问起了其他的自然科学知识,例如火山爆发,海市蜃楼,海啸,流沙,令成员们惊讶的是,三四年级的一个小朋友竟问起了黑洞与白洞,这是高中甚至大学的知识,经过老师简单易懂的讲解,孩子们纷纷表现出对广阔宇宙的好奇。实验课后的第二天,一位小朋友跑来找实验老师说:“老师,我昨天回家做了鸡蛋实验,真的浮起来了,用了半袋盐,嘿嘿嘿”看着他脸上的笑容,支教团成员也很开心,他们是真的喜欢并且真心愿意尝试、愿意探索。孩子们激动的心情是对科学无比好奇的体现,用科技武装自己的头脑,让祖国变得更强成为每一个孩子的心愿。


13日是支教活动的最后一天。筑梦支教团给孩子们安排了一场文艺汇演,将这几天学的红色歌曲、编排的话剧进行展示。孩子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走上舞台,表演了一场“消防安全”的话剧。孩子们戴着在美术课上自己动手画的动物面具:小老虎、小松鼠、小鸡等,在舞台上蹦蹦跳跳活泼可爱,释放自己的天性。在话剧中,孩子们的改变完全展现了出来,从腼腆到积极,变得善于思考,变得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随机应变,一些平时调皮的孩子更懂得纪律了。汇演结束后,支教团队员们一一发表了自己的心得,并根据每一位小朋友的性格和表现给家长们写了一封信,希望他们平时也对孩子们多一份关爱,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临走时孩子们流下了不舍的泪水。分别是为了更美好的相遇,队员们也给每一位孩子们留下了一封信,希望这封信可以伴随他们成长。最后,回民小学尤校长对支教团的工作表示了定和感谢。



14日,作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的一支创新创业团队,众创家园深入郑庄,小李营,尤庄,东马庄以及城乡结合地区,发现当地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通过走访田间地头,询问当地村民关于污染问题,对当地的扬尘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并提出了一些建议。针对土地污染问题,团队还介绍学校创新创业团队——“穰控粮安”项目团队给东城街道办,为当地开展土壤修复工作进行交谈。



为期10天的三下乡暑期实践结束了,但支教团成员们深入基层帮扶困难群众的心却远没有结束,三下乡实践活动是一堂宝贵的社会实践课,让当代大学生有机会走出校园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去帮助那些能够帮助到的人。这不仅是对自身能力的锻炼,更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青年大学生的贯彻和落实。“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在这几天的社会实践中,队员们感受到奉献的快乐,孩子们上课时瞪得大大的眼睛、掌握知识后喜悦的笑容、离别时不舍的泪花,以及村民带队员们走街串户为队员们介绍村子情况时的热情,都给团队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队员们知道青年大学生就应该去奋斗,去奉献!

令人惊喜的是,在筑梦支教团回到郑州后不久,队员们也收到了来自沈丘县程楼回民小学的一份礼物——十几封孩子及家长写的感谢信,言语中流露着对支教团的感谢及想念,家长们用最朴实的话语传递着最真挚的情感,令人动容。同时,他们也表示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孩子们的学习生活,鼓励孩子向队员们学习,以队员们为榜样。在这里,衷心地祝愿所有小朋友学习进步,健康成长!

(众创家园筑梦支教团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