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民航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之“让爱回家”
2019-07-06 20:29   审核人:

为深入了解我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现状及其所面临的问题,7月1日至7月5日,民航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分团委书记赵兵、副书记兼2017级辅导员多士平的带领下,充分发挥专业知识技能,开展了以“让爱回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在河南省淅川县磨峪湾村小学开展,课程内容包括:航空文化知识普及、日常礼仪、绘画、唱歌、舞蹈等。实践团队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引领留守儿童立志航空、圆梦航空。

7月1日,民航学院“醉美民航”实践团队一行十人抵达磨峪湾小学,并对该小学进行了实地考察与走访。次日,实践团队受到了磨峪湾小学老学老师及同学们的热烈欢迎,中心学校副主任贾红亮及磨峪湾小学校长董建斌向团队的到的到来表示欢迎与感谢,随后,实践团队在磨峪湾小学进行了社会实践基地的挂牌仪式。

赵兵代表学院分别赠送了中心学校和磨峪湾小学各一架飞机模型,并指出此行目的:不仅仅是义务支教,向孩子们普及航空文化知识,更要他们因爱而懂得饮水思源,助力孩子们立志航空,圆梦航空。

7月3日上午,实践团队开始了绘画课程的教授。在课堂上,孩子们通过对飞机的描画表现出了对航空领域强大的好奇心与强烈的学习兴趣。

3日下午,实践团队向孩子们进行航空文化知识的普及。志愿者们从飞机的基本构造到机型到有关飞机的各种职业,循着PPT进行由浅入深,形象生动的介绍,并解答了孩子们一系列的问题。

7月4日,实践团队带领孩子们一起歌唱《我和我的祖国》,献礼建国七十周年。志愿者们还为孩子们带来日常礼仪行为规范的展示。

下午,实践团队带领孩子们学习五步拳和舞蹈。多士平老师指出,教授五步拳的意义在于让孩子们强身健体,并提高自我防卫能力,希望小朋友们能强健体格。

7月5日,在“飞机模型手工制作”课程中,团队成员手把手地教授孩子们如何制作飞机模型。在动手过程中,志愿者们再次通过实践向小朋友讲解飞机的构造及原理。

民航学院“醉美民航”实践团队在日后工作中会将假期支教作为拓宽留守儿童视野的重要渠道,也将会持续关注留守儿童,把航空文化知识向更远更多的农村学校中普及,实践团队与民航学院携手并进,共同关爱留守儿童。

民航学院“醉美民航”实践团 图/文)

关闭窗口
中国青年网          共青团网          西部计划          暑期“三下乡”          河南志愿者          河南省共青团          河南共青团“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专题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校团委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文苑西路
电话:0371-61912650  邮编: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