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7月5日,由土木建筑学院分团委书记张丽娜和四名本科生组成的“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团”奔赴南阳市淅川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投身乡村振兴,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深入淅川县基层,实地调研当地古建筑保护情况,贯彻落实助力脱贫攻坚,用所学知识为贫困群众解决问题。
7月1日,实践团队到达南阳市淅川县,按预定计划开始活动准备,团队成员安排好日常生活后便立即投身各类行程安排和采访内容的筹备工作中。

7月2日,九重镇扶贫办主任魏潘接待了实践团成员,并对实践工作表示支持。一行人首先来到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现场,实地考察水质保护情况,观看工程运行情况。

坚持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发展成为九重镇永恒的主题。在魏潘主任的带领下,实践团走进唐王桥村金银花产业基地。

7月3日,实践团来到淅川县荆紫关镇,对当地古建筑保护情况进行实地调研。荆紫关镇党政办公室主任聂立东带领成员走进了位于荆紫关古镇上的明清一条街。

实践团成员还走进了位于古街上的荆紫关革命英雄纪念馆,该场馆是南阳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荆紫关镇红色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7月4日上午,实践团来到金河镇扶贫办,通过与扶贫办工作人员交谈,了解当下的扶贫工作完成情况。随后,在淅川县团委书记刘永亮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来到金河镇火煤村,与火煤村党支部书记薛学国交流探讨该村脱贫工作。得知该村目前正大力发展果蔬产业,种植精品樱桃、苹果、水蜜桃等,实践团成员就果蔬外销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双方决定加强联系,签订协议,将金河镇火煤村设立为郑州航院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基地。

授牌仪式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又深入火煤村和唐王桥村贫困户家中。

此次实践活动的进行,让实践团成员们真实感受到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工作给农村地区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帮助青年学生对精准扶贫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激发了青年学生投入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热情,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服务农村、造福农民,还唤起了青年学子对古建筑保护、珍贵传统文化保护的意识,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土木建筑学院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团 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