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心向党,建设新时代——“越奋斗,越幸福”管理工程学院筑梦实践团暑期三下乡之“青春传递正能量,深入实践我先行”
2019-07-02 14:43   审核人:

6月24日到7月1日,管理工程学院暑期筑梦实践团开展以“青春传递正能量,深入实践我先行”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此期间,团队深入洛阳市新安县南李村镇懈寺村开展“了解农村、服务农村、服务农民”活动,体验基层民众生活,感受新旧农村变化,调研基层社会现状。

6月24日上午,管理工程学院筑梦实践团志愿者在李浩老师的带领下踏上了前往洛阳市新安县南李村镇懈寺村的征程。6月24日上午,管理工程学院筑梦实践团志愿者在李浩老师的带领下踏上了前往洛阳市新安县南李村镇懈寺村的征程。

0.jpg

逐梦实践团志愿者了解到,过去的懈寺村,由于沟壑纵横、水源稀缺,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直至2011年,该村人均年收入只有2500元左右,第二年便被定为扶贫村。村党支部书记李根龙发觉到这样下去,农村的建设难有出路,于是带领整体村民,由思想到行动统一规划,先后完成新村建设、村民安置搬迁、福寿居养老院建设等计划。届时,占地78亩的美丽新村——“懈寺村”,崭新亮相。

下午,筑梦实践团志愿者成员来到懈寺村党群服务中心,与支书进行了洽谈。支书对志愿者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1.jpg

6月25日上午,志愿者们来到了村委会办公室与支书见面。支书向志愿者们讲述了懈寺村新村从规划建设到搬迁,三年以来的种种变化。采访结束后,志愿者们与支书一起合影留念。

2.jpg

下午,志愿者们深入与村民交谈,了解家庭情况。在交流的过程中,村民们纷纷对村子的发展采取的措施表示理解和支持。

“新旧村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

据悉,由于懈寺村人口稀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而且大部分土地在山上,村民无法大规模种植粮食作物,导致全村传统种植产业模式受限,村民们收入普遍不高。借助精准扶贫工作的强势推进,在区、镇及村支书的大力推动下,懈寺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民增收成效明显。6月26日上午,筑梦实践团志愿者前往参观老村。走访过程中,队员们看到很多老房子杂草丛生,无人居住。

3.jpg

6月29日到30日,队员们又在支书带领下前往参观新村,许多新房都在装修,新村到处呈现着丰收和搬迁后的喜人景象。

4.jpg

在观察中,队员们发现,新村设施配备完全,卫生室、医务室、超市、综合文化活动室等便民设施完善,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活。

5.jpg

新村也在一点点的改善着,新时代下的新村散发着自己独有的魅力,让志愿者们对十九大以后的生活变化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福寿居”与“地田”

6月30日,管理工程学院筑梦实践团成员们一同走访了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懈寺村“福寿居”。支书很笃定地意味深长地告诉我们:“我们建立了福寿居,希望能造福于村里的老年人。”支书的话语中,透露出他对村民们的关爱及照顾。

接着,志愿者们拜访了老年公寓的爷爷奶奶们,陪爷爷奶奶们聊天下棋,帮爷爷奶奶们做饭,整理房间。

6.jpg

一提到老年公寓,老人的脸上就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还好有这个老年公寓,干什么都特别方便,有事情也能找到人帮我解决。”奶奶满意地笑着说到,眼里感激的目光闪烁着。

7.jpg

在走访的整个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爷爷奶奶们对福寿居满是赞美。爷爷奶奶们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7月1日,志愿者团深入当地百姓生活,帮助爷爷奶奶们耕作。“我们早上五点起床,同爷爷奶奶们一起下田。尽管累,但只要能看到爷爷奶奶们脸上的笑容,就觉得一切都是值的。”志愿者说道。

8.jpg

几天的的走访实践,疲惫的身躯也难掩志愿者们愉悦的心情。越奋斗,越幸福,懈寺村的发展正印证了这句话。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珍惜当下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努力学习,努力拼搏,努力创造,不断前行。我们坚信越奋斗,越幸福!

                                         (管理工程学院筑梦实践团  图/文)

关闭窗口
中国青年网          共青团网          西部计划          暑期“三下乡”          河南志愿者          河南省共青团          河南共青团“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专题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校团委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文苑西路
电话:0371-61912650  邮编:450000